一夜醒来,觉得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快乐的年代,打开电视诸如《快乐×××》、《开心×××》、《欢乐×××》、《非常×××》……的节目迎面扑来,据说是模仿香港日本的娱乐节目形式。节目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几个看似年轻的主持故作幼稚地发出“口野、嗲”地欢叫,一群名气算不上大的嘉宾在台上洋相百出,台下则由一群来自赞助商的啦啦队在某些人的手势指引下以自己的最大分贝发出笑声。不过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敬而远之也就罢了。但当看到这种以调笑逗乐为目的的节目竟将“手”伸向了祖国的花朵时,则实在有些忍无可忍了。
极为偶然的一次,看到某电视台办的名为《开心×××》的节目上,几个孩子登台竞相角逐“孩子王”大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看来是有备而来,上台后大念一通广告词,什么“××酒”、“××饮料”、“××胶囊以内养外,”下面一句实在语出惊人,“××卫生巾给我最体贴的关怀”,主持人迫不急待地抢过话筒,满以为两位叔叔阿姨会语重心长地教导孩子不该说这些话,可他们却喜笑颜开,拍拍小女孩的头,连说:“聪明、聪明,再来一个!”同样是在这个节目中,最受欢迎,博得观众掌声,笑声最多的当属孩子们(最好是男女搭配)高唱《心太软》等情歌,或是留个鸡窝般发型,涂着蓝、绿口红,脸上擦满银粉,跳什么《饿狼传说》,唱得越露骨、跳得越疯狂越受欢迎,台下的导演也许会心中窃喜:看来目的达到了。笔者不禁有几分怀疑,这难道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笔者甚至怀疑:某些导演为达到提高收视率效果,会暗示孩子们去表演些成人化的、刺激点的节目。毕竟孩子们的表演是要导演层层把关的,如此与青少年形象格格不入的节目能堂而皇之地走上荧屏实在叫人要怀疑编导们的用心何在?
还有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节目内容以健康向上而自居的《快乐×××》节目在这方面也叫人大失所望,在一所幼儿园里,我们的主持饶有兴致地问孩子们:“什么叫老公”,“什么叫老婆”,“你想找谁作你的男朋友”,当得到孩子们的回答后,这位女主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不时为孩子们指点迷津,告诉男孩子,“要长得更强壮,要敢于英雄救美,这样才会赢得女孩子们的喜欢。”而另一位主持问一位小朋友,“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小朋友如实答到“摇滚舞”,主持见有戏,忙追问:“你会跳吗”,小孩摇了摇头,说:“不会跳。”可我们的主持怎么会放过他,一个劲地要小孩来一个,来一个,直到小孩如同触电般地扭动了几下屁股时,才传来主持一阵欢快的笑声。还有一位主持则喋喋不休地问个小男孩“男女有什么区别”这个敏感话题,男孩想了半天,指着自己夹肢窝,高叫一声:“男的这里有毛。”尽管各位主持一再提醒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不要模仿,但给人的感觉如同某些电影院前所挂出的招牌:绝对精彩、绝对刺激、少儿绝对不宜。
而在某些电视台办的搞对象的节目上,主持人似乎忘了这属于不适合儿童的东西,总喜欢将话筒递到孩子们的面前,听听他们的意见,小孩们也不辜负他们的好意,一把抢过话筒:我喜欢3号阿姨,我要她当我的舅妈。
现在的电视上已充斥着太多不宜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东西,但我们的电视人却还在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把孩子往不健康的道路上引诱,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节目的收视率能有所提高,使电视机前的成年人能开怀大笑,也许这些孩子的家长并不太在意,自己的孩子上了电视,出尽风头,实在是光宗耀祖,可有没有想过,这将为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低俗的节目我们有不看的选择,但这些节目肯定还有人办,导演们肯定会挖空心思想出更绝妙的节目来,只求你们手下留情,饶饶孩子,别把你们的欢笑与愉悦建立在践踏孩子们的心灵基础上,因为孩子们是无辜的,你们也有孩子!